聚焦产教融合与终身学习:中国成协及高校继教发展专委会15家会员单位、29项任务入选教育部2024年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名单

发布时间2025-03-03
浏览量:50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深入实施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行动,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24年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入选名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成协)及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专委会)成效显著,其15家会员单位共29项任务成功入选,涵盖终身学习制度建设、学历教育改革、非学历培训创新等五大领域,展现了在高等继续教育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聚焦产业与民生,创新赋能人才发展

  中国成协牵头实施的《面向产业工人的公民思想政治素养和消防安全素养提升培训项目》成为非学历教育领域的重点任务之一。该项目由专委会秘书长陈慕菁负责,作为“云赋匠能:产业人才技能提升领航计划”的首期项目,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训,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的综合素质,助力人才转型与产业升级。此外,清华大学“培育企业科技领军型人才”、苏州大学“全民数字素养提升计划”等项目,均聚焦产教融合与社会新兴领域,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化学历教育改革,探索终身学习新路径

  在学历继续教育领域,多所高校推出创新实践。例如,东北财经大学启动“军魂铸学”计划,为现役军人提供定制化学历提升服务;广东开放大学开发《儿童文学》在线共享课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惠化;北京开放大学则构建“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平台”,探索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破题终身学习制度,加速推动学分互认

  终身学习制度建设方面,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基于职教集团试点“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衔接;长春开放大学提出“双场景学习、双渠道学分互认”实践模式,借助数字化手段打破学习壁垒。这些探索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多方协同,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三教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领域,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通过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等模式,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津彩援藏”项目,则通过教育帮扶助力西藏地区文化发展,体现了教育公平与社会责任。

  此次入选项目是教育部对相关单位创新实践的充分肯定,期待通过示范项目的落地转化,进一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新的智慧与实践。

 

  附名单:

  终身学习制度建设任务名单(专委会会员单位部分)

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

负责人

广东开放大学

粤港资历框架对接的研究与实践

李雪婵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

基于服务终身学习的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职教集团为例

崔凤梅

长春开放大学

基于数智赋能视角下的“双场景实现学习,双渠道学分互认”实践模式研究

明晓辉


  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任务名单(专委会会员单位部分)

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

负责人

北京开放大学

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终身学习平台构建与应用

徐志立

北京开放大学

终身学习背景下开放教育微证书项目建设研究

王喜雪

北京开放大学

标准化、专业化、数智化:开放大学教学质量监控创新实践

国兆亮

东北财经大学

军魂铸学东北——财经大学现役军人学历继续教育创新提升计划

林波

东北农业大学

一个中心,五轮驱动,打造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

刘畅

广东开放大学

《儿童文学》在线开放共享课程

陈丹丹

广东开放大学

职业需求—任务驱动—资源拓展”开放教育工科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谢波

天津开放大学

开放教育共享专业全国统筹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

张宗旺

长春开放大学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产业工人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明晓辉

  自学考试改革创新任务名单(专委会会员单位部分)

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

负责人

东北财经大学

数智财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体化网络助学服务系统建设

张树军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多元协同、课证融通、数字转型:服务学习型社会的自考助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孙君辉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自学考试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建设

沈野萤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 OBE 模式自学考试“微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建设

李勇


  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任务名单(中国成协及专委会会员单位部分)

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

负责人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面向产业工人的公民思想政治素养和消防安全素养提升培训项目

陈慕菁

北京开放大学

人工智能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

魏学智

东北农业大学

育训行优”四位一体全链条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体系创新与实践

刘畅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职教改革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广东技工”培训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梁国华

河海大学

聚焦新质生产力,构筑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

朱亚

清华大学

促进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培育企业科技领军型人才

汪潇潇

苏州大学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让新质生产力流向千行百业

陈耀

天津外国语大学

津彩援藏 育教兴文”——天津外国语大学助力西藏地区教育文化协同发展项目

田芃


  三教统筹协同创新任务名单(专委会会员单位部分)

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

负责人

清华大学

围绕工程创新实践的三教协同模式与资源共享研究

李双寿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四方协同推动医学院校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

王福胜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

立足区域,“三教”协同服务中小学职业启蒙和非遗传承

李彦

天津开放大学

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鲁士发

西安交通大学

三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护理类师资培养培训全国示范基地”创新建设与实践

李勇


  (供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