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栏】学习全会精神 为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作为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在反复研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深入学习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五五”规划)系统领会后,我对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有了更为深刻的把握,内心满是振奋与使命感。全会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的战略定位,提出的“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等一系列重大论断和部署,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路线图,更是新时代高等继续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南针。结合专委会工作实际,我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全会精神的继续教育内涵
学习全会精神,首要在于把握其对继续教育的战略指引,明确“为何干”的根本方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充分肯定“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鲜明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并将“建成教育强国取得决定性进展”作为核心目标之一。这一战略判断,精准勾勒出继续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既要承接“十四五”时期规模扩张的成果,更要扛起“十五五”时期质量提升的重任。全会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部署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继续教育的核心价值:高等继续教育绝非传统教育的补充,而是终身学习体系的核心枢纽、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其基本定位就是为社会成员“职前储备-职中提升-终身发展”提供全周期、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从全会精神的内涵来看,“高质量发展”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以人为本”是一以贯之的价值导向,“改革创新”是破解难题的关键路径,这三点与继续教育的发展规律高度契合,为我们找准定位、明晰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细悟全会精神,关键在于解码其与继续教育的内在关联,理清“干什么”的核心任务。全会精神的生命力在于与行业实际的深度融合,只有找准结合点,才能让精神落地生根。从发展主题来看,全会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作为“十五五”时期首要目标,这与专委会近年来牵头推动的“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战略完全同向。“十四五”期间,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实现了覆盖面的大幅拓展,但全会也清醒指出发展中存在的“质量效益有待提升”等问题,这正是我们行业的“痛点”所在。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等要求,为我们破解同质化竞争、质量参差不齐等难题提供了方案。从战略支撑来看,全会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任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这对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导向提出了明确要求。继续教育作为衔接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桥梁,其“在职人员技能升级、转岗人员能力重塑、新兴领域人才培育”的独特功能,使其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这与全会提出的“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目标直接对接。从价值导向来看,全会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强调“促进教育公平”,这要求我们必须坚守“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初心,让继续教育覆盖乡村振兴一线、产业发展前沿、老年群体等各类群体,成为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作为行业协同组织,专委会的核心职责就是推动全会精神在165家会员单位中走深走实。我们将把全会精神纳入会员单位负责人培训的核心内容,通过专题研讨、专家解读等形式,引导院校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与继续教育的内在逻辑,对照全会提出的“完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等要求,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扛起新时代继续教育的使命担当。
二、锚定核心任务,找准全会精神与专委会工作的结合点
践行全会精神,核心在于将精神转化为具体实践,落实“怎么干”的关键举措。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全会精神的落地成效,要靠一件件实事、一个个项目来检验。结合专委会“服务会员、引领行业、对接需求”的职能定位,以及继续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基本定位,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焦“高质量发展、构建协同生态”核心任务,推动全会精神在行业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以全会“高质量发展”要求为纲,筑牢继续教育品牌根基。全会提出“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这是我们推进质量提升的根本遵循。专委会将牵头实施“品牌根基夯实行动”,把全会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举措: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及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10所标杆院校,策划编制《高等继续教育规划系列教材》,聚焦新产业、新职业、新课程,同步打造“智慧继教资源平台”,通过“教材+平台”双轮驱动,分步推动优质资源普惠共享;推广“一校一特色”发展模式,围绕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数字经济等全会重点关注领域,遴选20个高校及区域特色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年底评选10个“年度品牌项目”并汇编案例集,形成“标杆引领、整体提升”的质量升级格局。
二是以全会“服务新质生产力”部署为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会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任务,这为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主攻方向。专委会将聚焦这一目标,深化“云赋匠能”产业人才培育项目,联合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2家龙头企业,共建5个“新质生产力实训中心”,全年开展定制化培训不低于1000人次,重点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是以全会“深化改革”精神为刃,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全会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这与继续教育“打破壁垒、多元供给”的终身学习服务定位高度契合。2026年,专委会将以“协同生态构建年”为主题,把全会改革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在内部协同上,实施“会员扩容提质计划”,新增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区教育机构等类型会员60家,总数突破200家,构建“覆盖全人群、服务全周期”的会员服务网络;在外部协同上,联合举办“全国高等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研讨会”,专题探讨终身学习服务协同经验;深化“U2U国际化校校合作平台”建设,推进与新东方国际教育联合发起的“护航计划”,与至少3所“一带一路”沿线高校合作开展1-2个跨境培训项目,服务全会“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要求。
三、强化责任担当,凝聚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作为专委会秘书长,我深刻认识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是一次阶段性的学习任务,而是贯穿“十五五”时期的长期政治责任;不仅是思想上的充电,更是行动上的出发。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带头践行全会精神,推动专委会工作提质增效,团结带领全体会员单位凝聚起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2026年工作规划待今年第一届理事会审议程序完成,将稳步实施。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十五五”规划为我们搭建了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2026年的具体工作规划,正是我们践行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专委会将始终以全会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基本定位,以《2026年工作规划》为抓手,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真正成为赋能个人全周期成长、服务产业升级、支撑教育强国建设和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重要力量,为“十五五”规划目标实现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坚实的行业智慧与担当!
(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陈慕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