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栏】深学细悟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家庭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5-11-24
浏览量:50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作为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一员,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精神,认真研读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会立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擘画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关于民生保障、社会建设、文化繁荣等方面的部署,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让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一、把握时代方位,深刻认识家庭教育的战略价值

  《建议》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教育的第一粒扣子,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美满和社会和谐稳定,更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基石。

  全会强调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结构变化、社会转型加速的关键阶段,家庭教育面临着理念更新、方式升级、资源整合等多重任务。作为家庭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家庭教育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中的重要作用,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家庭教育成为支撑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力量。

  二、锚定核心任务,找准家庭教育的实践路径

  《建议》围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重大任务,对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推动全会精神在家庭教育领域落地生根。

  在价值引领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深入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注重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协同育人方面,要积极搭建学校、家庭、社会沟通桥梁,推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破解家庭教育“单打独斗”的困境,落实《建议》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要求。

  在服务供给方面,要针对不同家庭的需求,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等特殊群体,开展个性化、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师、志愿者等专业队伍培养,完善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为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家庭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作为连接政府、社会、家庭的桥梁纽带,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自身职能,勇于担当作为,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和政策宣传。深入研究“十五五”时期家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围绕家庭育儿痛点难点,开展专题调研,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全会精神和家庭教育相关政策法规,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营造重视家庭教育、参与家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多元化家庭教育服务平台,开发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家庭教育课程和资源,拓展服务覆盖面,让更多家庭享受到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三是深化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加强与各地家庭教育相关组织、机构的交流合作,分享先进经验,推广典型案例;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家庭教育创新实践,探索符合时代特点、适应家庭需求的家庭教育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深度融合,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下一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全体同仁,持续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家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家庭教育成为培育时代新人、护航民族复兴的坚实保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家庭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李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