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航天日”海南分会场系列活动在文昌启动:航天点亮梦想,科普守护未来

发布时间2025-04-25
浏览量:50

 

  海南文昌,2025年4月24日--值此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之际,以“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航天日”海南分会场系列科普活动在文昌市盛大启幕。本次活动由海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文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由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海南省气象局、海南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海南航天城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办,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打造全民参与的航天科普盛宴,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沉浸式科普体验:科技与人文交织

  主会场海南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及分会场东郊椰林一号观景台、东郊公益小学联动开展系列活动。遥感卫星应用展厅首次开放卫星数据成果展示,市民可近距离感受航天技术赋能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气象-航天手牵手”互动区、“航天器模型拼装”及“水火箭实验”等体验项目吸引数百家庭参与,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点燃航天热情。本土特色展区“海南人的椰子世界”与“九乡版画艺术”巧妙融入航天元素,以椰叶编织火箭模型、版画描绘探月工程等创意形式,展现文昌“航天之城”的多元魅力。

  名家讲堂启智未来:从发射场到遥感思政课 

  活动特邀航天领域权威专家开讲。文昌航天发射场开拓者赵铁山博士以《逐梦星辰大海》为题,回顾中国航天发射场建设历程,揭秘“长征”“嫦娥”系列背后的硬核科技;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科技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范高野则通过“遥感看家乡”数智化科普平台,以卫星影像动态呈现海南生态保护与城乡发展成果,打造了一堂“爱祖国、爱家乡”的科技思政课。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师生同步在东郊公益小学开设“我心中的航天梦”科幻画创作工坊,将航天知识融入美育实践。

  创新教育模式: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活动现场展示“遥感看家乡”科技科普教育品牌成果。该平台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研发,通过遥感技术赋能科技教育,开发出覆盖航天、航空、航海、遥感、深海、南繁、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等12个科目海南特色的研学课程。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同步启动“航天科普志愿服务计划”,未来将联合专委会推动遥感思政课程全国普及,构建“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创新育人体系。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航天科技与教育、文旅深度融合的典范。未来将持续推进航天主题研学基地建设,培育航天创新人才,助力海南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天科普高地,为我国航天强国战略贡献海南智慧。

(供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科技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