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大家谈】付天华:推动终身教育,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发布时间2025-03-21
浏览量:50

——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心得体会

付天华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为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十余年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对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纲要》首次提出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并将其作为教育强国建设八大体系之一,同时提出了到2035年“学习型社会全面形成”的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终身成长、社会全面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也为成人教育事业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结合协会职责定位,围绕《纲要》谈三点认识和体会。

  一是推动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是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国家发展能力水平的必然要求。当前时代,知识更新迭代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大量涌现,不断冲击颠覆着人们的思维认知和工作生活习惯,身处时代洪流中的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更新升级自我认知,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对社会发展、民族进步来说,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也是迫切的,离开学习是不可想象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应对挑战、破解难题。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只有建设好学习型社会,才能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二是人民群众对终身学习有着迫切需求和热切期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从学校进入社会,对实践的认识才算真正开始,需要体会、认知的新事物新方法层出不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这个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人民群众对于保持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的认知日益增长,对于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有着更加迫切需求和热切期盼。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学习模式、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不断提高成人教育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

  三是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离不开强大的人才支撑,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为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理解的学习型社会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学习的社会,这个前提和基础是建设一套可以提供丰富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的终身教育体系。我从事的教育出版行业编研出版教材和教育图书,这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而成人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支撑,两者共同构成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工程。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形成多主体协同、多元化教育、多渠道供给、多场景应用的教育生态,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与教育强国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贯通起来,推动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使命,结合学习《纲要》心得体会,我认为协会未来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主动发力、发挥作用。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有利于终身教育的体制机制。《纲要》把制度建设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要“构建以资历框架为基础、以学分银行为平台、以学习成果认证为重点的终身学习制度”,这是形成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的重要基础。要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全面推进,制定终身教育发展规划,帮助更多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受教育的意识和思维。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的终身教育管理体制、评价标准等,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学习体系。要在终身教育的科学研究、资源共享、设施建设等方面扩大行业内外的交流合作,不断探索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融合发展新路径。

  二是开辟创新赛道,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历史机遇。当前,国家深入推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我觉得,无论是教育出版还是成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思路都要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信息技术革命这个改革发展的大视野来看,科学把握教育数字化这一战略机遇。传统的学习、授课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既重视学校教育、继续教育,也重视在生活、工作、社交等时间和地点进行的非正式教育,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开发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全社会的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这把“金钥匙”作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共享教育资源,建设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模式,满足各类社会群体学习需求。

  三是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加大对公共教育资源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大力推动形成一系列主题鲜明、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品牌学习项目和活动,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终身学习的行列。充分发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网站、人教教师培训服务平台等载体作用,协调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其他教育机构面向社会开放更多学习资源,推动形成互联互通的社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积极宣传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报道优秀案例、举办知识分享活动等方式,推动跨年龄段、跨领域的学习交流,激发公众的学习热情,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终身学习氛围。

  2025年是落实《纲要》的关键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我们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围绕全面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这一重要目标,发扬钉钉子精神,以一抓到底、一以贯之的态度,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