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数字赋能·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案例征集与推介的通知
中成协〔2025〕9号
各会员单位、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要求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继续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经验总结和互学互鉴,深入挖掘和推广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的实践成果,推动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指导,职继数字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组织开展"数字赋能·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百选征集与推介"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背景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逐步推进,数字化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是大势所趋。为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等文件精神,通过数字化转型持续驱动改革引领发展,探索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精神,专委会决定开展"数字赋能·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征集与推介"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征集和推介一批具有创新性和代表性的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案例,通过案例征集、成果展示、经验交流和实践研修等方式,充分发挥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为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可借鉴的参考和启示,推动继续教育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职继数字化建设专业委员会
三、征集内容与要求
需紧扣教育强国建设战略要求,围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应体现以下核心特点: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学历教育领域严格落实规范化管理,通过统一专业目录、优化专业布局、强化教学过程监管等方式,推动教学标准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强化。
构建非学历教育新生态,完善全流程管理体系,创新服务模式,聚焦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民生服务等国家战略领域开发特色项目,形成可持续的产教融合机制,完善全流程管理体系。
突出时代引领性,案例需展现高校在体制机制改革、数字化赋能应用、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突破性实践,例如依托学科优势服务产业工人、退役军人等群体职业能力提升,或通过智慧化管理教学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双提升。
彰显示范价值,提炼可复制的办学模式创新路径,从办学定位、资源整合、技术应用等维度凸显特色,为行业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的参考范式。
(一)征集内容:
1.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案例: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继续教育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办学全链条全过程管理、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专业化服务型教学团队建设、继续教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建设、线上线下结合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体现继续教育特点的新形态教材建设等方面。
2.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案例: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围绕立德树人融入非学历教育全过程、创新推进非学历教育精准规范管理、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行业)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和非学历教育数字化转型等。
(二)案例内容要求:
1.真实性:确保提交材料的质量和真实性,案例须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创新性:案例应体现创新思维和独特做法,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数据准确、成果佐证。
3.完整性:案例需包含完整详细的背景介绍、实施过程、成效分析、成果展示、经验总结等内容。
(三)案例结构要求
请按照附件2《案例撰写要求》,案例的基本要素不能缺少,否则,可能影响专家评选结果。
(四)关于署名
1.案例为单位申报,在署名单位名称时,应填写全称,不可随意简化,应当保持其真实性、准确性,并符合相关法规规定。
2.审稿人:案例应由县级及以上教育部门(机构)负责人完成审稿,署名格式要求"审稿人:姓名、单位全称、职务职称"。
3.撰写人:撰写人不超过4人;署名格式要求"撰稿人:姓名,单位全称、职务职称"。
四、成果推广
(一)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组织专家成立评议小组,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征集的案例进行评议、公示和推介。
(二)将典型案例整理汇编成册并出版,供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专委会各会员单位学习交流;
(三)择优推荐到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专委会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展示,在协会、专委会年度会议期间推广宣传;择优推荐到《中国成人教育》杂志、中国教育电视台等进行专访和报道;
(四)组织全国案例校巡展活动,周期性举办典型案例研修班;
五、申报方式
(一) 案例申报单位为本校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请详细填写案例的基本信息、实施过程、成果展示等,详见附件一。
(二) 推荐信(可选):如有合作单位或者行业专家推荐,可提交推荐信作为案例支撑材料。
(三)纸质版和电子版材料均需提交:
1.纸质版:请各申报单位填写《附件一:数字赋能·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申报表》,加盖本单位公章,将申报材料一式贰份 (原件壹份、复印件壹份)邮寄至下方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青龙胡同1号歌华大厦A座4层;
收件人:闫雨蒙 18610974964。
2.电子版:请各申报单位将定稿的word版《申报表》发送至指定邮箱:zjszh@chinaedu.net。邮件主题请注明申报单位全称。
六、申报时间
2025年3月10日至2025年8月31日。
七、联系方式
李子然:13401105800
闫雨蒙:18610974964
卢 超:13666310575
孟令平:15166311767
附件3:《数字赋能·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案例百选》编辑委员会(略)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