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大家谈】高文兵:落实《纲要》精神——着力推进终身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07
浏览量:50

  

高文兵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教育强国的重要目标,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擘画了蓝图。《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立足全局,系统部署了教育强国的任务路径,明确提出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明确了路径和目标。现结合《纲要》精神,从教育的本质属性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两方面展开思考。

  一、深刻把握教育的本质属性,筑牢教育强国根基

  《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这三大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特征,也是奠定教育强国建设逻辑的基石。

  政治属性是教育的根本方向。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属性是教育的价值追求。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战略属性是教育的基础地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其战略属性体现在对国家发展全局的支撑作用,必须明确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

  终身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层操作系统”,其核心在于通过提供持续、灵活、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满足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的需求,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全生命周期和全领域的教育覆盖,实现“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同频共振。终身教育不仅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迈向教育强国不可或缺的支柱。

  二、聚焦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纲要》提出构建支撑教育强国的“八大体系”,其中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完善现代教育治理结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战略支点。结合《纲要》部署,需从以下维度推进并实践。

  (一)强化理论引领,推动终身教育深度融入国家战略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终身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治理论与专业理论的双重支撑。一方面,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政治站位贯穿终身教育全过程。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师资培训、课程开发等多种学习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确保终身教育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向同行。另一方面,需要深化终身教育领域理论研究,立足“教育即终身教育”的现代理念,探索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为政策制定提供学理依据。通过政治理论与专业理论的深度融合,推动终身教育从“局部探索”向“系统设计”升级,使其深度嵌入国家战略布局,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民生福祉的实践方案,最终实现教育强国建设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对接。

  (二)完善制度设计,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制度瓶颈是制约终身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纲要》提出“构建以资历框架为基础、以学分银行为平台、以学习成果认证为重点的终身学习制度”,需重点突破三方面:其一,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资历等级标准,打通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认证的壁垒,实现学习成果等值互认;其二,优化学分银行区域协作机制,推动跨省份、跨机构学分累积与转换,试点“学分兑换职业资格”等创新模式;其三,健全学习成果认证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智能化认证工具,为灵活就业者、新职业从业者提供能力证明。唯有多部门协同创新,打破行政壁垒,才能凝聚合力,加速学习型社会构建;唯有制度创新,树立学习者中心理念,才能让“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从愿景走向现实。

  (三)推进数字赋能,重塑终身教育新生态

  数字化是终身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需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枢纽,构建满足全民学习需求的数字化学习网络:一是整合开放大学、社区学院、老年大学等资源,打造“一站式”终身教育平台,提供课程检索、在线学习、成果认证全流程服务;二是开发差异化数字资源,如面向乡村的“云端农技课堂”、服务家庭的“亲子共学课程”、助力银龄群体的“数字技术适老化教程”;三是探索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学习者需求,构建个性化推荐系统,推动“标准化供给”向“精准化服务”转变。通过技术赋能,让终身教育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普惠覆盖,让学习者在终身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满足感。

  (四)深化实践创新,打造终身教育示范标杆

  实践探索是推广终身教育理念的有效路径。一方面,持续做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百姓学习之星”等品牌项目,通过案例展演、经验交流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深化社区教育实践,在城乡社区设立“学习驿站”,开展“新市民素养提升”“银龄数字扫盲”等专项行动,推动教育服务向基层延伸,促进全民学习落地生根。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吸收全球终身教育先进经验,立足国情推进“资历框架”“学分银行”等制度的本土化创新,为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注入实践动能,筑牢教育强国建设的制度根基。

  结语

  教育强国建设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终身教育既是普惠性民生工程,更是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支点。落实《纲要》精神,需以教育的“三大属性”为根本遵循,以制度创新破解发展桎梏,以数字技术重塑教育生态,以实践探索扩大社会影响,推动终身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为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注入持久动力,让教育强国的光芒照亮每个中国人的终身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