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大家谈】郭凯君:美育赋能教育强国: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层思考
郭凯君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美育专委会秘书长
近日,认真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深感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发展蓝图。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文件中蕴含的深远战略眼光和务实改革举措。特别是关于美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美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学习体会。
一、把握战略定位:美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文件明确指出,美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美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新时代背景下,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更是人文教育和心灵教育。它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通过美育浸润心灵、陶冶情操的功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育工作必须立足时代需求,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找准定位。要坚持“五育并举”理念,将美育与其他教育有机融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二、明确实施路径:构建全方位的美育工作体系
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对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同时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形成美育合力。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美育工作中存在的课程体系不完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探索创新解决途径。建立科学合理的美育课程体系,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课程资源。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设计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形式。通过艺术表演、作品展览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美、创造美。
三、强化保障机制:推动美育高质量发展
文件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对美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要建立健全美育评价机制,改变重智轻美的倾向。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在经费保障方面,要争取多方支持,改善美育办学条件。加强艺术场馆建设,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为美育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让我更加坚定了推进美育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动美育创新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努力开创美育工作新局面,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