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星·希望田野

发布时间2024-09-18
浏览量:50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百姓学习之星"以智慧为犁,耕耘着未来的丰饶。每一篇故事,都是乡村振兴路上的温暖注脚,见证着乡村的华丽蝶变。值此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与崇高的敬意!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来自不同领域的耕耘者,以各自的智慧和汗水,共同书写了农业现代化的辉煌篇章。周亮,以葡萄为媒,铺就了一条科技致富路,不忘回馈乡梓,共绘共富蓝图;王乐义,跨越山海求技术,以冬暖大棚掀起"菜篮子革命",无私分享,让亿万农民共享科技红利。曹细检,在绿水青山间打造生态养殖王国,以书为伴,引领乡亲共读共富;陈少军,身残志坚,以小龙虾为钥,开启脱贫新篇章,携手合作社成员共奔小康。练文明,则深耕棉花育种,二十八年如一日,用科技织就金色田野,培育良种,惠及南疆棉区,更不忘薪火相传,育新人,续辉煌。

  他们的故事,是新时代农人奋斗不息的生动写照,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科技兴农、产业富农的鲜活例证。愿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以百姓学习之星的光芒,照亮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2013年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周  亮  山东省济南市陡沟街道陡沟村支部副书记

  周亮从一个刚刚毕业的中学生,经过自身不断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掌握了葡萄种植的技术,自己走上了致富之路,但他有一个更高的愿望:不辜负领导和乡亲们的信任,加倍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多年来,他用行动践行着,探索着,学科技,用科技,积极探索创新致富之路;不忘回馈乡梓,用真情回报社会,带动周围乡亲,带出了一个在全国知名的早熟葡萄种植专业村,成为闻名遐迩的"葡萄大王"。

 

2014年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王乐义  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

  王乐义胸怀一颗奉献与富民之心,不懈学习,忘我工作,为了学习在深冬生产黄瓜、辣椒、西红柿等精细菜的技术。1988年,他就开始天南海北地跑,两年时间,他跑了6个省,看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蔬菜生产模式。他努力钻研蔬菜种植技术,成为冬暖式大棚蔬菜的领军人物,创造了事业的奇迹--发明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掀起了一场"菜篮子革命",他胸怀广阔--无私地将大棚技术在全国推广,使亿万农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2015年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曹细检  湖南省永兴县金龟兴达生猪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曹细检在青山绿水的山谷中创建了400余亩的绿色生态养殖场,养殖生猪2000多头,鸡1000羽,鱼30万尾。刚开始就遇到许多困难,是书籍给了他巨大的帮助。因此,只要一有时间,他就钻附近的免费书吧查阅资料。尝到读书甜头的他,开始自己投资建书吧。他腾出一间40平米的办公室,投资四万余元,购置《中国水产》《农家乐》《生猪养殖与防治》等书籍两千余册,组织社员和周围农民休闲、学习和交流。如今他的合作社成员已达百余人,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

 

2016年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许建茹 浙江省建德市莲花镇齐平村农民

  许建茹是杭州建德市莲花镇齐平村一普通农家女。一路取得的成绩来自于她不断的学习、刻苦钻研,对知识的渴望。20世纪80年代曾敏锐投身家禽市场,成为莲花镇养鸡第一人。她一路奋发图强,在创业路上不断创新。她坚持参加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学院、浙江大学、环保部、全国妇联等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她响应政府号召,注重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村里带头拆除了鸡舍,莲花镇的农民在她的带领下从养殖业向种植业进行转型,莲花溪也从臭水沟变成了游鱼可见、清澈见底的小溪。

 

2017年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曹铭元  陕西省凤翔县绿宝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曹铭元中学毕业后,选择了从事苹果种植事业,第一步迈出之后,困难和问题接踵而至,他在果贸公司工作时虽然和苹果打了几年交道,但对种植苹果却是一窍不通,进入新的行业,一切得从头开始,于是他买来有关书籍,刻苦学习苹果栽培知识,抓住每个学习机会参加学习。几十年来坚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果业生产技术,积极开展果业技术研究推广,带领群众科学种果致富,培训农民15000多人次,推广优良品种6个,面积10万多亩。推广矮砧集约高效栽培配套技术16项,面积30多万亩,成绩卓著。2017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职业农民。

 

2018年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高 波  黑龙江省宁安市明君瓜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高波是黑龙江省宁安市兰岗镇兰岗村农民,明君瓜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职高毕业后,她守父母的瓜棚,激情创业,却因缺乏基础知识和经验,当年就发生了亏损。天性好强的她没有被失败吓倒,而是四处拜师、坚持学习,查阅资料,只身远赴中国农业科学院求教。2008年她注册成立合作社,带领乡亲致富。为带动更多人致富,她聘请专家来授课,手把手培训,合作社发展达果蔬大棚303座465亩,温室60栋123亩,会员76人,辐射周边1000多农户。她荣获省优秀科技协领办人和农民创业之星、市科技星火带头人标兵、劳动模范等称号。

 

2019年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陈少军  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同心村农民

  陈少军身残志坚,自主创业,勤奋学习小龙虾养殖技术和新的营销模式。一是通过网络和图书查阅资料,自学小龙虾养殖技术。二是向村里的养殖能手请教。三是积极参加市里举办的科学养殖小龙虾培训。为搞好小龙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他还积极参加专业班学习,学习小龙虾烹饪技艺与营养、餐饮管理、市场营销等技能。养龙虾收获第一桶金后,他更多考虑的是乡亲们都能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为此,他创办了横照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建立"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学习小龙虾科学养殖、科学营销,增加产量,提高销量。他和附近的一个龙虾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乡亲们的精养虾推荐给龙虾厂。

 

2020年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刘成德  山东省寿光成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成德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和知识武装头脑,始终坚持不断学习,钻研果树种植技术,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农业技术专业拔尖人才、农村科技大王和高级农艺师。

  他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新技术。在种植桃树过程中,发现"歪脖子"的桃树产量高、果型好,品质高。他细心观察,反复思考,废寝忘食,阅读了大量有关果树种植技术的专业书籍,写下读书笔记12本。为研发大棚桃树种植新技术,经过一次一次试种,克服大棚种植采光、授粉等难题,最终在全国率先研究成功桃树"一边倒种植技术",并在全国推广,使百万农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2021年百姓学习之星

郝  臣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富民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郝臣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以致用,采用公司加合作社,种、养、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助力了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工作,为市场提供了生态、绿色、健康、营养高品味的农产品。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宏伟目标的大好形势下,他组建了唐山霖亿构树种植有限公司,引进了中科院植物所经过杂交选育、航天育种的科构北京101杂交构树新品种,种植了1200亩,推广2000多亩,成为了列入国务院十大精准扶贫项目中的唯一一个农业项目,项目的实施使我参与到了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四十多年的农业生产劳动,让他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带动了一批农业技能人才,引导周边群众走上了劳动致富的道路。

2022年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沈昌健  湖南省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沈昌健是一位新型职业农民。始终坚持学习,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挤时间学习。自学近百本油菜种植等方面的书籍,撰写读书笔记3万多字。编写有关油菜高产栽培、油菜病虫害防治、富硒油菜栽培等知识问答20多万字,走上了油菜科研之路。凭着扎实的油菜种植专业知识,通过不断改良,培育出高产量的16XM864杂交油菜新品种。2007 年3月首届国际油菜大会在武汉召开。他租用了一辆小货车,将自己培育的两株1.8米高、花冠两人合围才能抱住的巨型杂交油菜送往武汉,惊呆了在场的多位国内外油菜专家。2016年10月,杂交油菜新品种被神舟十一号飞船送上太空。他从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成长为油菜地里的农民科学家,为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3年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吉根林  西安市高陵区职业农民协会农艺师

  吉根林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归家乡,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助力乡村农业的发展。他知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改变什么,于是他决定发挥所学专长,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他组织起村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分享自己在农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他试验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0余个,累计推广面积过万亩,为高陵区日光温室大棚农作物的品种更新换代做出了突出贡献;引进推广日本明净华po膜等新型农资、农药20余种,使用面积达到1.5万亩,均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他所在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里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宜居。

 

2024年百姓学习之星

练文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练文明从小对农业有着深厚感情,工作以后一心扑在棉花育种工作上。在试验田观察记录、分析试验数据、鉴定亲本材料、配置优势组合、测试纤维品质是他的日常工作。

  他始终坚持不断学习,凭着刻苦钻研的干劲,28年来,他和团队成员培育了11个棉花品种,其中7个海岛棉品种,4个早中熟陆地棉品种,由他主导、参与育成的棉花品种在南疆棉区累计推广种植2000多万亩,创造经济效益20多亿元。

  多年来,他用心培养年轻人才,和团队一起扎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实践中把科研经验传授给新一代育种人,形成的科研成果通过继续试验、示范,转化应用于生产,给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