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有2500年的历史底蕴,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这为太原学习型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同时,作为一个工业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太原市学习型城市的建设经历了阶段性发展与推进,逐步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以1999年《关于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意见》的出台为标志进入全面启动阶段;以2003年以来相继出台的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的标准和《关于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政策文件为保障,进入推进阶段。成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以2006年“首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上从小到老、从职工到农民的八个方队全员参与为标志,进入全面展开阶段;以2008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创建学习型城市动员大会与2010年制定的学习型组织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志进入规范引领阶段;以2012全国省会城市第一部终身教育地方法规《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标志,进入法制化运行阶段。

 

一、回顾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历程

十六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都深刻认识到,城市发展力源于城市学习力,不断强化政府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使命,坚持政府主导、教育先行、部门协调、社会推进、全民参与,通过完善政策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盘活资源供给、建设学习型组织、打造品牌载体、建立激励机制、创新理论研究、扩大舆论宣传等方式全方位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在学习型太原建设过程中,全市主要从政府主导、体系构建、资源供给、学习型组织、载体建设、理论研究、机制激励、舆论宣传等八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政府主导:战略化推进,持续性提升

政府主导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前提。199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秉承“学习与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理念,通过科学战略规划与坚决贯彻落实,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水平持续得到提升。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1999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六城区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动员会,全面启动社区教育工作;2008年,制定出台《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创建学习型城市领导组;2012年《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更将工作提升到法定高度;2013年,全市依法成立由19个职能部门和10个县(市、区)分管领导组成的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市工作,全面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法制化运行。2014年5月、2015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及教科文卫委员会执法调研组先后两次就《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调研,确保全市终身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依法稳步推进。

其次,健全政策制度,形成有力保障。2012年《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下文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将全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助推到法制运行的轨道。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条例》,太原市委、市政府根据实践工作的需要,以“强化全民终身学习服务意识,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为工作理念,适时地出台新的政策,从载体创新的《关于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天天课堂活动的通知》、场地建设的《太原市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分校建设标准》到队伍培养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教育辅导员队伍管理的通知》,从评估指标修订到活动基地打造的《关于建立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基地和完善专家讲师团队伍的通知》,全面健全太原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制度体系,形成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二)体系构建:系统化发展,整体性衔接

体系构建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核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学校教育协调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区教育、职工教育与农村成人教育,推动成人继续教育全面快速发展,从而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终身学习长足有力发展。

首先,学校教育协调发展。太原市以终身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始终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态度、能力和方法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加大了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向社会的免费开放度,加强各类教育横向沟通和纵向衔接,为学校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及进一步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成人继续教育全面发展。太原市通过突出“三关”(即关心老年人、关心青少年、关心弱势群体)发展社区教育,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职工教育,通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三大教育齐头并进,推动成人继续教育全面发展。

(三)资源供给:全方位整合,立体化覆盖

资源供给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支撑。立足于为市民提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不断拓展线上和线下两大服务平台,做到了全方位整合,立体化覆盖。

首先,搭建线上平台,提高资源共享度。通过日益精进太原终身学习网,搭建免费共享学习平台,使得终身学习深入人心,教育资源最大程度上得到了利用。

2006年太原终身学习网开通以来,2011年,2014年网站两次升级,丰富网站学习资源,优化平台服务功能,实现了横向与全市各行业资源共享,纵向与县(市、区)共建,开发了“走进太原”“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太原社区大学微课程”等特色栏目,为市民提供免费学习资源共13大类14205学时,电子图书3万册[①]2013年向全市免费发放“太原市全民终身学习卡”,实现了对学习者终身学习过程及成果的动态记录,为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探索“学分银行”建设、逐步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成果的转换与认证、搭建市民终身学习“立交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相继开通的网站新浪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和移动学堂,利用移动终端让学习在手边指尖随时发生,全方位引领数字化学习,构建了一个广覆盖、多层次、多终端的免费市民公共学习平台。

其次,打造线下平台,提高资源开放度。太原市通过不断完善社区教育、职工教育以及农村成人教育,同时注重市民终身学习基地的建设。

社区教育方面,太原市完善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社区教育机构,“千名教师进社区”和民办教育机构资源开放的崭新模式,有效开展了社区居民的学习活动。职工教育方面,通过建立“职工书屋”,完善职工培训学校设施设备建设,不断推进了职工教育水平。农村成人教育方面,通过建设县(市、区)、乡镇、村三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健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实现了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升。公共文化和媒体设施服务方面,太原市十分注重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公共教育文化设施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服务的功能,挖掘博物馆、文物景区、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体育馆等社会文化教育资源,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

(四)学习型组织:标准化创建,规范化评估

全市以标准化创建为原则,以规范化评估为手段,经历了创建和评估两大阶段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夯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石。

200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创建学习型企业标准》,2004年,出台《关于印发创建学习型县(市、区)标准等五个标准的通知》,创建工作有序展开。通过举办各种现场会、观摩会,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展示典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至2012年底,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以及单位、家庭全部启动了创建工作。

2010年,市创建办制定了学习型组织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市学习型组织进行评估验收,以评促建、以评促规范。2013年底、2014年初,根据《北京宣言》的精神及多年评估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先后两次修订评估指标体系,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从组织发动与制度建设导向了保障措施与载体建设。评估工作从单位自评,上级初评,专家考评、反馈整改,都严格依照指标体系进行,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7年6月底,全市共完成5个学习型城区、64个学习型街道(乡镇)、547个学习型社区(村)、46个学习型企业的评估验收[②]。市委、市政府均予以表彰奖励。

(五)载体建设:全员化参与,延伸式发展

有了健全的政策制度作为保障,全市不断强化具体措施的落实,通过持续巩固旧载体,创新打造新品牌,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自2006年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连续举办10届学习周,并年年荣获全国优秀城市组织奖;2009年承办学习周全国总开幕式并荣获举办城市奖;2013年荣获全国学习周宣传贡献奖,成为全国唯一获此荣誉的城市。每年学习周期间,参与单位均达3000余个,开展各种学习活动8000余项,参与市民超290余万[③],规模宏大,参与面广,影响深远;形成了领导机关带头参与,企业农村广泛参与,学校社区互动参与,困难群体帮扶参与的特点。

2010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启动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活动,承办单位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各行业、各单位,面向全体市民免费举办。月初报纸专版公布课表,月底全市通报总结,平均每月30多场,并通过报纸、书籍、电视、网络等手段辐射到每个市民。2015年,依托行业专业优势,整合全市社会教育资源,建立42家优质大讲堂基地,为市民精心策划打造高质量精品学习品牌。截止2017年6月底,已连续举办8年,共2672场,承办单位达四百余个,现场听众逾55万人。2014年,大讲堂被评为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20142月全市下发《关于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天天课堂活动的通知》,全市920个有学校的社区(村),每一个社区(村)、每一周至少举办一次天天课堂活动,内容贴近市民,服务民生,课表每周都在《生活晨报》、太原终身学习网上公布,活动信息覆盖到全市每一个角落,同时,明确制定了举办要求、考核制度及经费支撑,保障了这项活动的规范开展。截止2017年6月底,共举办88600场,成功打造了“十分钟全民终身学习圈”。2016年,天天课堂被评为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六)理论研究:多元化组合,本土化研发

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相互促进一直是太原市终身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稳步发展的成功经验。为了不断提升推动实践发展,组建了一支多学科融合、多层次衔接的理论研究团队。2009年至今,先后编著出版了《创建学习型城市太原在行动》《太原市创建学习型城市运行与评价》《创建学习型城市法制化运行》《太原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发展报告》《太原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诊评》《太原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终身学习文化的培育》等理论研究著作,以及《邮票特色课程——伟大祖国》《养生有道》《装家有道》《行车有道》《畅游有道》《赏戏有道》等本土特色课程。市、县(市、区)先后开发《太原街巷》《小店牺汤》《晋祠文化漫谈》等83门区域特色课程,各企业开发岗位培训特色教材865套,全面服务市民终身学习。

(七)机制激励:“三位一体”,增强内驱力

机制激励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保障。为了增强建设工作的内驱力,太原市建立和实施了“目标责任、总结通报、评估表彰”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通过年初制定目标责任,定时进行总结、通报、评估,对先进者进行表彰等方式不断激励全市建设工作。机制的建立,极大地增强了各单位建设的内在动力,在全市各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机关、企事业单位掀起了赶、竞、超的建设风尚。

(八)舆论宣传:常态化报道,联动化传播

舆论宣传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引导。太原地区各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对终身学习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进行常态化报道、联动化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了终身学习理念,营造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舆论氛围,形成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正能量,提升了全民参与的热情,极大地推动了建设工作的开展。

 

当我们以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过去时才发现,十六年的孜孜以求,培育了太原市充满活力的终身学习文化,全民终身学习、学习型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印记烙印在太原这座历史古城的每个角落。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市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机关引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新格局,“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按需选学、终身在学”的学习之风在全市形成。

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也让太原在全国乃至全球更大的舞台上得到历练和成长。近年来,太原先后接待天津、上海、北京等16个兄弟省市的考察团,先后受邀在教育部“终身学习立法及法律制度研究高级研修班”、新疆、重庆、黑龙江省、成都市等地作经验介绍,充分展示了太原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独特魅力。2013年10月17日《中国教育报》第8版“学习型城市建设再提速”专版刊登了北京、上海、太原、常州、深圳五个城市的建设经验。10月21日在“国际首届学习型城市大会”上同百余个国家的城市进行交流,让太原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成果在全球得到展示。

 

二、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对策

(一)明确目标、不辱使命

以《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形成学习型社会为总目标,以“强化全民终身学习的服务意识,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创建”理念为指导思想,争取在2018基本完成《纲要》提出的目标,把2019、2020定为巩固提高与高标准建设阶段,以确保《纲要》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服务于总目标的实现,要求在全民终身学习对象基本全覆盖的基础上,要更进一步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特别关注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以市民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以个人学习力与幸福度的提升为目标,不断提高个人学习热情,激发个人创造潜能,在政府主导的同时,提升城市建设中的市民参与度,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发挥人才与创新的强大驱动作用,带动实现整个组织、整个城市乃至全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社会的和谐稳定,努力建设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终身在学的学习型城市。

(二)科学规划、坚持不懈

围绕总目标,对接两次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精神,制定今后建设工作任务。

1、全面发展终身教育

致力于终身教育工作的开展,今后,要在纵向上进一步重视各级各类教育,注重学前教育普及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等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包括突出“三关”(关心老年人、关心青少年、关心弱势群体)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企业促进职工教育、科教兴乡兴县带动农村成人教育;在横向上要协调好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包括协调社区教育、职工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还要通过向市民免费发放太原市全民终身学习卡,为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沟通衔接,逐步实现学历与非学历间相互认证与转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持续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学习型县(市、区)、学习型街道(乡镇)、学习型社区(村)等区域性学习型组织要纵向全贯穿,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单位性学习型组织以及学习型家庭、学习型自组织要横向全覆盖,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还要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现代学习型城市必须有能力让所有居民将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巨大潜力用于学习和自我提升,并提供足够丰富与科学的学习资源、特色课程供市民选择学习。因此在发展学习型城市过程中,必须加大终身学习网的建设,在硬件设施加大投入的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统筹区域内各行业系统资源,共同开发高质量的电子学习资源、本土化特色课程资源,从技术与内容上保障市民学习的可行性。

(三)继往开来、措施有力

以“强化全民终身学习的服务意识,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为理念,以2020年建成学习型社会为总体目标,太原市将结合城市现代化建设实际,采取更多有力措施,以保障工作落地,不断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总体上讲,在今后的工作中需注意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1、巩固“三大”载体

每年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举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府主导推动,各行业系统全面参与,扩大学习周影响,渗透全民终身学习理念到人人,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到处处。

每月组织好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协调更多的单位参与其中,落实好《关于建立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基地和完善专家讲师团队伍的通知》,建立固定的优质大讲堂基地,提升质量,精心策划,打造精品,树立品牌。

督促落实好全民终身学习天天课堂工作,内容注重贴近市民,形式灵活多样,确保每周每个社区(村)至少举办一次,以保证学习面的全覆盖,切实打造起太原市“十分钟全民终身学习圈”。

2、抓好“两项”建设

一是推进终身学习网的建设,从而加快终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大太原终身学习网平台硬件设施设备投入与建设,完善移动终端学习方式的服务功能;加强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大力支持优质微课、慕课的建设与推广;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实现纵向市、县(市、区)共建、横向各级各类部门与单位共享,共同开发高质量的电子学习资源,为市民提供足够丰富与科学的学习资源;加强太原终身学习卡使用与管理,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对学习者终身学习过程及成果实施动态记录,探索“学分银行”建设的有效途径,尝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成果的转换与认证。

二是加强本土化特色课程建设。加强教育系统与其他行业系统的合作,发挥各行业的专业优势,将各行业专业性同终身学习者的关注点进行有效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研发,同时加强太原市历史传统文化、民间乡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通过基层与院校专家结对子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度挖掘,自主创新,开发兼具科学性、实用性、本土化的特色课程,优化教育载体,提升教育品质,丰富教育内涵,打造有太原市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特色课程。

3、落实“三项”保障

通过督办落实专项经费、独立场所、专职队伍等三大保障,确保任务的完成。

经费方面,经费的投入上,督促各县(市、区)落实《条例》规定的人均2元的终身教育经费,依法保障政府经费投入;发挥社会的力量,多方筹措经费。经费的使用上,重点抓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尤其要注重引导经费的科学使用,提倡有具体建设项目的专项投入,做好经费使用的立项计划,确保工作推进的实效。

场所方面,继续推进四级社区教育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依据《太原市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分校建设标准》,通过新建与整合闲置资源等方式,落实市、县(市、区)两级社区教育机构独立场所问题,确保管理、培训与学习活动的开展;通过新建与资源共享等方式,解决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社区教育活动场地紧缺问题。驻地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主动开放相关学习场所和设施,各级各类社会公共文化设施要拓展教育服务和学习服务功能,真正打造全民终身学习圈。

队伍方面,加强各级行政、教育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配备,尤其是街道(乡镇)一级,确保工作确实有人抓,有人落实,并不断提升岗位人员素质;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教育辅导员队伍管理的通知》,发挥好社区教育辅导员队伍在终身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调动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积极性;加强理论研究队伍建设。从行政管理、工作实践、理论研究等多方面全面推进全民终身教育。

4、完善“七项”机制

不断完善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制度机制、目标任务机制、总结通报机制、表彰激励机制、理论研究机制、舆论宣传机制、合作交流机制,提升建设指导力,激发学习内驱力、加强外在推动力确保学习型城市有效运转,稳步发展。

政策制度机制——根据工作开展遇到的实际问题,适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制度;根据工作推进的需要,研究制定科学的评价、监督、检查的标准。确保工作开展有政策、有标准,同时“制度到位,措施有力,推进有序,落实有效”。

目标任务机制——根据全市总体目标,各级政府制定详细规划与年度计划,每年年初,市同县(市、区)、行业企业,县(市、区)同街道(乡镇),街道(乡镇)同社区(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分工精细,责任明确,扎实推进。

总结通报机制——学习周、学习型组织评估验收、纵横汉字输入法等活动要有专题性总结通报,大讲堂、天天课堂以及全市整体工作形成月报、季报、年度总结的阶段性总结通报,从而在全市形成总结及时、交流畅通、相互学习、不断赶超的工作氛围,推进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表彰激励机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注意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展示典型,各级党委、政府对优秀的组织与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通过对典型组织的做法、典型个人的事迹的展示与表彰,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激励全市更多组织与个人积极参与到全民终身学习与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来。

理论研究机制——固定一支理论研究者队伍,同基层结成对子,形成理论实践高度结合的研究机制,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科学研究,形成有太原特色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理论,提升全市全民终身学习力、学习型城市建设力。

舆论宣传机制——全市各级各类媒体要广泛宣传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各级各类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给予大力宣传与报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学习的浓郁氛围,使学习风尚融入城市文化,培育充满活力的终身学习文化,提升城市特色与品位。

合作交流机制——每座城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体现不同的区位特色和文化历史积淀。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共同理念的指导下,应加强城市间及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在寻求与打造本土特色的同时,加强交流、分享、借鉴,促进国际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太原学习型城市建设经过了从组织动员、到政策引领,从法治助推到文化自觉的历程,充满活力的全民终身学习文化在全市逐步形成,使得城市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汇合,也为城市的竞争力和包容性发展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更将不同的阶层凝聚起来,在包容、和谐、共生中促进城市文化向更加人性、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历史大背景下,为实现到2020年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应当进一步把学习型太原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规划、科学运行、持续推进,不断提升城市学习力、创新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与幸福感,为全面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努力奋斗!

 

 

 

太原学习型城市建设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0-06-16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