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  李长志(执笔) 

 

一、问题提出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培养担当乡村振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方位提升“农博士”、“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等乡村人才的核心素养是必由之路。从教育服务“三农”基地的具体实施来看,无论是强调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外部保障或支持的“外援式”渗透,还是主张通过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自身发展的“内生式”改进,往往缺乏系统的战略思考和具体的路径实施,没有真正触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乡村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这也是金坛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严峻考验。

(一)实际现状

1.乡土人才资源匮乏。苏南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尤其是高等院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选择远离农村,造成农村人口年龄层次和农业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出现“三农”工作队伍的严重缺失,既要解决“谁来种地”、“谁来把地种好”的后继乏人问题,更要解决“舌尖上食品”的安全问题。从这个方面说,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教育意识、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这对于实施“乡村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的风向标作用,从而能更好地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农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基地。

2.涉农专业课程缺少。无论是社区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在乡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盲区,因生源劣势涉农专业结构弱化,未能从招生对象、基本学制、专业类别、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管理、考试考核、教学保障、学分制等多方面形成体系,特别是在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三大类课程的设置和选择上,缺少凸显服务产业、农学结合、实用开放、方便农民、科学规范的特点。当然,在社区教育和县域职业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许多现阶段面临的棘手问题及今后纵深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瓶颈,但如能站在“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战略高度,树立“农民至上”的观念,研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涉农专业课程,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培养职校生成为“三农”工作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育苗蓄才的目标是可以渐趋达至的。

3.职业启蒙教育滞后。从更长远考虑,应借鉴国外对义务教育之后的一些“社区教育”“双元制教育”等理念,建立起乡村工匠式人才从娃娃抓起的职业启蒙教育体系。而目前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主要是文化课程的教育,未来需要针对16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实施“双元制”教育模式,增设劳动技能和职业体验性课程,适当安排适应城乡需要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结合县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乡土课程、自编乡土教材,加深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与热爱和职业的兴趣与认同,使得技能课程教育能够更好地贴近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并在结束义务教育之后能够有充分准备选择未来的职业生涯,培养一批立志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人才“后继者”。

(二)现实困境

1.从传统数量农业到新型质量兴农,需要新的绿色生产方式和新的生产经营型人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苏南地区更多的消费者从温饱进入小康阶段,但食物供给不仅面临数量安全,而且还面临质量安全,如何满足这种数量与质量的双安全,对人均资源稀缺的苏南地区的确是一大挑战。重新整合育种、生产、流通与销售等产业链,推行绿色生产方式,需要新的发展思维、新的人才队伍、新的技术变革以及新型经营主体或者新农人,这类人才在当下的苏南地区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缺口。

2.从调优产品结构到调顺产业体系,需要新的业态发展模式和现代化农业工匠型人才。建立“三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一体(发展合作社生产、供销、信用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新发展模式,可以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切实将区域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但要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单纯依靠目前的传统农民,显然已很难完成重任,调整的难度相当大。这就迫切需要对目前的涉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培养现代化农业工匠型人才以顺应苏南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

3.从美丽乡村建设到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新的产业群动力源和新农村建设专业型人才。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土特产品对城乡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乡村休闲农业与养老产业等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新的动力源。但现有的乡村规划、乡村建筑等盲目地套用城市的发展理念,出现诸多问题。区域内的职业院校和建工类行业学校要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田园综合体等涉农专业,培养一批苏南农村模式专业型人才。

(三)机遇挑战

1.社区教育急需融合贯通乡村振兴。面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历史机遇,急需破解“为谁发展”、“谁来发展”这两大“人才危机”难题。但由于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社区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战略地位不够高,导致农村经济社会领域潜在风险太多,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短板尤其突出。这就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社区教育融合贯通乡村治理,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为高质量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服务。

2.现代农业亟待强势培育职业农民。作为“中国绿茶之乡”、“中华绒蟹之乡”、“中国花木之乡”、“江南鱼米之乡”的苏南农业县,由于县域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等因素,导致“谁来继承”、“谁会继承”、“谁愿意继承”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出现乡土人才“断崖式”缺失现象。这就亟待职业学校拓展专业课程、开设选修课程,通过“现代学徒制”、“企业学院”等培训模式或平台载体,加速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人才”梯队,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为高水平建设教育服务“三农”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美丽乡村急切精准供给文化惠民。由于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中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青壮年劳动力留农务农内生动力不足和引才难、留才难等现状,将严重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这就迫切需要多元联动,打破普职之间协同育人等制度壁垒,更大范围内进行职业精神文化渗透,从根本上解决“务农没尊严、干事没平台、成功没褒奖、失败没保障”等现实问题,培养一代又一代的、适合苏南地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后继者”,真正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体面”职业。

二、研究价值

当代经济学和社会学一个共同点就是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的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将农民培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马歇尔主张把“教育作为国家投资”,因为教育投资可以带来巨额利润。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从数量方面说明人力资本的作用。舒尔茨指出,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化农业关键是靠人力资本。德国早在17世纪初就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日本80%的青年农民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农业行政人员大都有大学文化水平;美国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农业科技知识与活动教育,使“农民”在美国青少年心目中成为一个极高的荣誉;法国规定学生必须在七年制学校毕业后再读5年的农校教育才有农民资格;菲律宾的农村教育,除“二部制”、“三部制”外,还有一周在校内一周在校外的“校内校外制”;泰国从1978年起实施的小学与初中的课程和从1981年起实施的高中课程,明确规定要结合社区特点进行生活教育;墨西哥拥有上千所中等农林牧技术学校、农业大学和农业研究生院等。

乡村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国“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的难点问题,也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得到的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若以“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检索到的论文数达3213篇(1979-2006年),其中,1979-1983年为0篇,1984-1997年为10篇,1998年增加到30篇,1999年猛增到213篇,之后每年的增长速度都很大,特别是涉及乡村人才振兴方面的文件、论文和信息等。这充分表明,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来,如何培养“乡土人才”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点攻关课题。我国乡土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和策略等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苏南县域乡村人才培养奠定初步的、坚实的基础。

(一)突破领域

1.对社区教育机构培养乡村人才的系统研究。虽然目前的相关研究文章很多,也有一些著作出版,但在微观领域探讨的很多,统筹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领域探讨的较少。需要加强县域社区教育机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2.不同层次和类型乡村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已有的研究论著在论及乡村人才时,大多比较笼统,很少从类型、层次(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涉农专业与非农专业)等角度去探讨各自的特点,尤其是对乡土人才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关注特别缺少。

3.对战略评估控制要素与社区教育机构培养乡村人才的关系研究。推进乡村人才培训方式、教学方法、服务模式的创新,必须要依托更为关键的教育制度创新作为支撑。需要围绕战略目标重点攻克决定乡村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因素,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提高乡村人才振兴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前瞻性。

(二)重点目标

1.构建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终身学习体系,探索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新体制、新机制。子课题项目:终身学习助推教育治理现代的管理体系与保障机制。重点内容:整合政府、社会、市场、行业等多方力量,提出“深化农村社区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等建设性意见,突出乡镇政府、社区教育中心、村民学校的功能定位,示范性推行乡镇社区教育工作督导考评制度。

2.构建适合乡村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课程体系,探索社区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政策、新平台。子课题项目:社区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体系与运行机制。重点内容:加强与涉农高校、科研机构、专业组织、民间社团等方面联系,充分挖掘开放大学、社区学院、职业学校、行业学校等地方资源,通过研制管理者、教学者和志愿者以及农村经纪能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骨干、种植养殖加工能手、农民企业家、民间艺人与医师等终身学习者核心素养结构模型,专业性的构建乡村振兴急需培养乡土人才的课程体系。

3.构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培训体系,探索协同参与学习群体形成的新策略、新路径。子课题项目:学习者参与视角下学习共同体形成的组织体系与激励机制。重点内容:通过政府、社区教育中心(成人学校)、村庄(居民学校)、企业(学习型组织)、农户(学习型家庭)等多元主体联动,打造学习支持服务、老年教育网络、普职教育融通等体系,推动乡村职业技能教育转向内生发展,加快培养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后继者”。

(三)实践路径

社区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社区教育服务“三农”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乡村人才,在乡村人才的培养中社区教育责无旁贷。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社区教育机构在乡村人才培养中都各有侧重、特色和优势。乡村人才振兴的体系整体构建有着自已独特的理念,有一些基本的条件,这些理念和条件共同构成社区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保障、平台建设、资源融合、组织培育等体系。乡村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加强实践环节入手,以产学研融合(校区车间实训)、农科教结合(园区田间课堂)、教学做组合(社区坊间体验)的培养方式是乡村人才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

1.形成适应多样性、层次性、动态性的乡村人才培养新思维。专业化设计“终身学习者核心素养”(个人)、“服务性乡土人才学元群”(团队)、“一公里教育”(基地)等理论体系和“政企联动、产教融合、城乡互补、资源共享”的战略合作联盟体。

2.重构“一条龙、一体化、一站式”的社区教育服务新体系。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现代制度自觉融入“新传统文化”的培育之中,提升“乡土人才孵化基地”的教育影响力,为社区教育高质量融入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思想和方法论指导。

3.搭建“一院、九站、多网点”终身学习在线交互新平台。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云课堂”“微课程”资源,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教育培训,让平台成为区域内农业科技的孵化器、实用技术的推广站、农民致富的引路人。

4.架构“三区六链式”乡土人才孵化培育基地运行新模式。深度研发“六进”特色项目,创新“人才+基地”育人方式,实现“赛证同步、双元耦合、三创共进、四融协同”资源融通,为社区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提供鲜活素材和样本。

5.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三美六进递进式”成果推广新路径。探索从“六进”特色项目职业体验、“三家”主题教育文化渗透、“三创”职业农民精准培训、“三农”示范基地课程设计的发展阶段中,品牌培育与成果推广产生最优效益。

三、成果特色

基于终身学习战略下乡村人才振兴金坛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不仅是一种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思想,一种责任,从乡土文化教育哲学与愿景层面上来确定区域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行走方向和实践内容。2013年底,金坛区教育局以教育部启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建设项目为契机,针对乡土人才“断崖式”减少、涉农专业“结构化”失衡和社区教育“难作为”等棘手难题,提出明确而独特的“培根”教育哲学观,充分发挥社区(成人)教育的智力优势、技能优势、培训优势,并以“乡土人才孵化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速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乡土人才群”,形成了苏南县域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金坛模式”,为苏南县域高质量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该成果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理论思维、实践路径、育人模式、成果运用等方面的示范引领:

(一)理论思维创新

本成果是依托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平行课题《苏南农村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和江苏省社会教育“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本土视野中“2+1工程”校外拓展课程基地建设的研究》(JSS-B-2014001)、《社区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实践路径的研究》(批准号:JSS-B-2021004)以及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终身学习战略下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的研究》(批准号:JSS-B-2021-048Y)等,从平台资源建设到成果推广运用、从基地物型架构到课程文化凝练而成。自“乡土人才孵化基地”诞生之日起,历经9年(实践检验6年)的跟踪培育,社区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一公里教育”理论模型与实践样态(图1)初显雏形。

1.“土壤”价值。“乡村人才”的生长方式是祖先生活智慧的积淀,既要基于乡土文化、地方经济、区域管理、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又要做一个有家乡情怀,并懂得生活、懂得感恩的人。

2.“根基”观念。提出明确而独特的“培根”教育哲学观,统整“孵化基地”建设的发展理念、服务网络、学习平台、课程资源、培育模式、质量评估。

3.“主干”体系。用“学术型服务”的管理思维,以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为主阵地,协同健全管理服务体系、乡土课程体系、培训推广体系。

4.“绿叶”功能。乡村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实践环节入手,增强产学研融合(车间实训基地)、农科教结合(田间学堂基地)、教学做整合(坊间体验基地)的“光合”作用。

5.“成果”效应。“一公里教育基地”美景变成实景虽然还有拓展空间,但却洋溢着泥土的气息,使“孵化基地”理论研究有了活生生的载体,满足了政府、学校、企业对乡村人才的需求。

“一公里教育”框架模型与实践样态是按照“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求,在知识型生产要素的智本化进程中,应时应势而生的基于乡土文化、地方经济、区域管理、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多角度的、全新的、实用的、复合功能型“一公里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产学研、农科教、教学做等多元融合的“乡土人才”孵化基地,孵化项目、孵化模式、孵化团队、孵化品牌、孵化市场全部基于应用和实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实践,架构最便捷、最实用、最丰富“乡土人才”孵化基地的目的是“现代化”、“职业化”和“信息化”,区域性营造“处处有令人向往的学堂、人人是乐之不倦的学者”良好环境,培育了数百个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家门口的好学堂”。

【案例1】“学元群”理论是针对某些合作社、农场、企业等小规模经营主体因负责人“离开”或缺少经费而“倒闭”等现实问题,组建一种重点培养乡土人才“领头雁”的深度学习型群体。这类利益共同体是以不同乡土人才孵化基地的本质属性所引起的群体之间的异同点为依据,将一组具有相似群体特征及学习要求的共同体放在一起进行主题单元式的学习团队建设。构筑的乐创体验坊、乐动健身区、乐艺书画苑、乐享数字码、乐游亲子园、悦读生活馆等六大“学元群”孵化基地,尤其是“乐创体验坊”、“乐动健身区”等基地建设,形成一批影响力越来越大、凝聚力越来越强的“乡土人才群”,辐射带动更多、更广、更有生活意义的非遗传承、家庭农场、科技服务经营主体“领头雁”。

“学元群”学习共同体建立跨领域性的学术型团队,依据乡土资源的文化背景实现组织理论创新。这种“去行政化”的改进方式无不具有现代化、国际化、精英化、学术性等特征,而对学术标准、学术方式和学术精神的坚守,以及培育乡土人才孵化基地管理者、教学者和志愿者的追求,才是学术性行政区别于其他行政方式的最独特也是最本质的特征。

(二)实践路径创新

1.筑成“示范性”孵化基地网:用专业化思维破解“制度性”障碍壁垒,形成教育治理服务新体系,促进了政府、学校、企业协同服务乡村振兴。站在“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战略高度思考教育服务的自身价值,使“孵化基地”建设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追求同频共振,在政府、学校、企业协同育人的实践中,把具有凝聚力、感召力与思想力的教育治理愿景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实现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

 

(1)系统性重建了“五步循环”协同育人管理机制(图2)。针对县域社区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非专业化问题,明确提出集统筹协调、决策实施、协商研究、服务指导于一体的结构化管理思想、品牌化推进路径,持之以恒地实施专业化领导和监管。更重要的是形成政府部门政策引导、教育机构主体实施、涉农企业多元参与和各职能部门明确目标任务、理清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要点的“一主多元、五步循环”协同育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案例2】通过顶层设计图文式“乐学金沙”乡土课程建设规划等举措,健全了“党政统筹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管理体制机制和“职业学校(开放大学、培训学院)——街镇社区教育中心——村民学校”服务指导以及“职业学校、行业学校、社会机构”协同培训的“三级”服务网络,推进了一条龙服务体系。出台5份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尤其是提出的“教育服务三农”“乡土人才孵化项目”等战略性要点和政策性建议,被区委、区政府等决策与管理部门采纳为“20项工程”文件核心内容,并转化成“富民增收”行动决策。

(2)整体性架构了“生态链式”孵化基地运作模式(图3)。基于“全民终身学习”“乡村振兴”二大国家战略和现实环境中“谁来把地种好”“舌尖上食品安全”等棘手难题,通过“人才+基地”双循环生态链式运作模式,把“教会农民干、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富”作为孵化基地建设的行动指南,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田间学堂基地”“车间实训基地”“坊间体验基地”中的示范性作用,让“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变成自觉行为,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了促进共同富裕的“一站式”教育培训模式,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案例3】:儒林镇长荡湖河蟹养殖孵化基地,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紧贴全镇农村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实际情况,瞄准农业主导产业,抓住关键环节,创新农科教结合方式,整合区域内外优质资源,大力开展生产技术、专业技能及经营者素质等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传、帮、带”示范引领作用,建成集生态养殖、良种培育、加工销售、观光休闲、科技创新、教育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高效河蟹养殖产业园区,培育了一批“农博士”、“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等乡土人才。被江苏省教育厅、农业厅授予河蟹养殖农科教结合富民示范基地等(奖励50多万元)。

【案例4】:朱林镇现代畜牧业养殖孵化基地以兽医专业为核心专业,优选试点衔接专业,系统设计衔接课程体系。将猪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农业经济、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农资营销与服务、农产品流通与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专业方向组成专业群,延伸设置专业涵盖到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农业服务业。共享师资、课程、实训设备、平台等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化及农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形成以学历衔接为核心的“三农”乡土人才培养体系。被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农业厅授予江苏省首批现代畜牧业养殖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共奖励60多万元)。该基地乡土人才徐洪庆同志研发的《水禽集约化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等成果,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第八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三等奖,并荣获农业农村部“最美农技员”称号(一家三代人继承)。

【案例5】:直溪镇“健倡”红香竽种植孵化基地以农产品生产为核心专业,构建覆盖农资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农村、农产品)物流、农业信息、农业旅游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的专业群,开设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和都市园艺、休闲观光农业等相关专业,建立“宽口径、活模块”的课程体系,采取长线与短线专业结合、主干与延伸专业贯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互补的策略,发挥“三农”基地专业群的聚集效应,更加全面地彰显“人才+基地”和“三园六链”人才培养模式功效。被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农业厅授予江苏省“健倡”红香竽种植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共奖励70多万元)。蔡冬生荣获江苏省扶贫济困奖、江苏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江苏省优秀乡土人才和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等(父子二代人继承)。

2.建成“金土味”课程资源库:用特色化要求开设“实用性”涉农课程,形成资源共建共享新平台,促进了职业教育与现代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用“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和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等统整理念,坚持战略、需求和问题导向,开展调查、实证和比较研究,围绕研究主题分析现状和问题,从问题与对策的思辨和改进中提升了“人才资源”和“特色课程”的研发品质。

(1)原创性构建了“一核三融五自”乡村人才培养规格(图4)。以“乡土味,教育情,做有根的终身学习者”为核心理念,明确青少年儿童职业体验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民间艺人及涉农新业态人员的培育规格,强调与本土特色、生活情境相联系的学习内容与行为表现,从专业理念中融入乡土情怀、专业知识中融入乡土资源、专业能力中融入产业振兴三个维度,发展“乡村人才”自我教育意识、自主创新能力、自觉行动习惯、自由发展个性和自强不息精神的核心素养。职业院校(开放大学、社区学院、行业学校、乡镇社区教育机构等)的办学定位也要与“孵化基地”的“五自”培养目标相吻合、与专业、产业特色相匹配,实行一体化人才管理。因此,“乡村人才”应具有深厚乡土情怀、熟悉当地风土人情,扎得下根、沉得住气、弯得下腰、真正把心思用在新农村建设上。

内核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上,“乡土人才”核心素养建构要反映个体终身学习所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核心价值观,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

面向层:从终身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对接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人与自我、人与工具、人与社会”,孵化基地应挖掘区域内在的、独特的教育资源,努力培养“乡村人才”必须习得因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自主行动学练力”、“沟通互动内生力”、“多元联动适应力”三大面向的关键能力。

目标层:对于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而言,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在课程目标上找到适合本身实际的切入口。以“乡村人才”为核心,发展与完善自我相关的素养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素养,共五个维度,分为“自我教育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自觉行动的习惯”、“自由发展的个性”、“自强不息的精神”。

内容层:选择核心素养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尽管其指标不尽相同,目的都是培养乐于学习、幸福生活的人。所要构建“乡村人才”核心素养的指标必须注重自身基础,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内涵应为并列交互型的,共9项内容,分为“自主行动学练力”的“身心健康与个性张扬”、“思辨能力与问题处理”、“规划执行与创新精神”,“沟通互动内生力”的“沟通表态与信息判断”、“技能获取与科技媒介”、“艺术欣赏与规则涵养”,“多元联动适应力”的“道德习惯与公民意识”、“竞争合作与分享共承”、“本土文化与国际理解”等。

【案例6】:组建能工巧匠进企业、非遗项目进校园、2+1工程进家庭、法制宣讲进村落、志愿义工进社区、五型作风进基层“六进”孵化项目,赋予教育服务“乡村人才”管理以“真爱”而抚育、培育、教育的内涵,把“乡土人才”孵化基地的核心价值观界定为“因成就他人而成就自我”,强调德能并举,重点培养了一批长技能、宽眼界、高格局的“田秀才”“农创客”“新农人”等乡村人才“领头雁”,形成了“智慧型管理者”“复合型培训者”“创新型学习者”及其“后继者”乡村人才梯队。

(2)前瞻性建成了“三类涉农专业”乡土特色课程体系(图5,表1-3)。针对教育服务“三农”基地建设中存在的核心问题——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确立符合“农村休闲带、农业观光路、农民风景线”等体验性学习哲学和愿景的课程观,编制了职业学校学生“车间实训基地”的专业拓展涉农课程、社团选修涉农课程和普通中小学学生“坊间体验基地”的职业启蒙体验课程以及新业态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民间艺人、农创客等)“田间学堂基地”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能力拓展课程”三类涉农专业乡土课程体系,并实施“线上线下,共建共享,研训一体”的全时空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

【案例7】:瞄准特色产业,挖掘地方文化,按照教育部、农业部办公厅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等文件要求,拓展旅游宾馆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等4个省级现代化(专业群)“车间实训基地”,在共享1800多门网络课程的基础上,研发成《农机维修与保养》《稻田养殖河蟹技术》《苗木培育实用技术》《茶艺》等18门涉农专业课程和“园艺”“茶艺”“数字化渔场”“非遗项目传承”等校外拓展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生成性”,在课程资源上强调“事件化”,在课程实施上强调“创生取向”。

 

 

 

3.构成“工匠型”乡村人才群:用职业化标准改变方式方法,形成培训效能考评新模式,促进乡村人才及其“后继者”可持续发展。树立“农民至上”的教育培训观念,统筹乡村人才“三带”示范效应的诊断信息,寻找“乡土人才孵化基地”建设的关键因素,客观、理性地做好困难与挑战的分析,乐观、勇敢地寻找发展的优势与机遇,平衡好现实与理想、可行性与前瞻性、基础性与引领性的关系。

(1)科学性研制了“三控八化十表”可持续发展评估要素(图6)。依据“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建立内部诊断、外部监管、形势发展相结合的控制机制,推进乡土人才在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方式、教学方法、服务模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研制权责明确、设计科学、规范合理的“八化十表”考评体系,并独立起草《江苏省示范性农村社区教育机构建设指标体系》,从而形成了多元协同参与、同步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如,职业院校(开放大学、社区培训学院等)依托“六进”孵化项目,本着“农户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宗旨,深入企业、合作社、农场等共同研制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联合中高职学校、行业学校和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等多部门在“田间学堂基地”,让农民接受现代化农业的新理念、新技术,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有能力、敢创新的现代农民及其“后继者”,形成了“讲给农民听、教会农民干、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富”的成功经验并在省内外传播。

【案例8】:借助承担起草《江苏省示范性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指标体系》等任务,组建骨干团队,广泛开展社区教育与治理融合的调研工作,从“组织领导与管理制度”、“基础条件与资源利用”、“队伍建设与素质提升”、“教育活动与实施成效”、“改革创新与特色培育”等5个方面,更加明确了金坛区社区教育中长期发展的目标任务,开创性的研制《金坛区乡镇(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与考核细则(基础类)》评估体系,共有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检测点)等,为未来五至十年全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方向性的引领和专业化指导,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社区教育“十张量表”的行动案例:街镇督导《考评表》明确方位、阵地建设《记录表》过程反馈、岗位职责《效能表》激发活力、富民基地《指导表》孕育生长、月季例会《反馈表》凝聚动能、项目推进《自评表》主动作为、先进表彰《推荐表》体现价值、宣传报道《积分表》闪耀形象、网络资源《任务表》催生业态、教育机构《认定表》外延拓展,用指标引发展,用数据论绩效,用效能激活力,不断增强全体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向上精神。

【案例9】:通过研制《教育服务“三农”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见表4)等考评细则,重点攻克规划系统化、基地标准化、教师专业化、项目特色化、活动主题化、资源本土化、平台数字化、评估科学化八个成功关键因素,寻找到县域社区教育高品质发展的关键问题,涌现出一批农村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教育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基地的行动案例。

表4: 金坛区教育服务“三农”(乡土人才孵化)示范基地建设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及检测点

A1

 

领导与 管理

B1

管理体制

★C1.政府高度重视,街镇统筹协调,形成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合力推动的局面。组织机构文件 2 分、方案 1 分,有特色加倍。

6

★C2.制定农科教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把新型职业农民或新市民培育等纳入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基本形成实施乡村振兴各种人才培训体系。3-5 年规划和近二年工作计划各得 1 分,有特色加倍。

4

C3.乡镇、街道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土地流转、人员调配等方面给予支持。有文件、有合同等各得 0.5 分,有特色加倍。

2

B2

运行机制

C4.有政府投入或多渠道筹措建设发展经费,基地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经费筹措、经济收益等各得 0.5 分,有特色加倍。

2

★C5.实行标准化建设、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运作模式。机构情况说明、合同等各得 1 分,有特色加倍。

4

B3

现代制度

C6.管理机构健全及职责清晰、监督机制科学及产权分明、规章制度合理及落实到位。二项得 0.5 分,三项得 1 分,有特色加倍。

2

C7.健全人才培训、项目试验、科教推广、信息咨询为一体; 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紧密合作方式。每项合同、签约场景各 1 分,有特色加倍。

2

★C8.依托院校、科研机构、农林部门等科技人才优势,形成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管理网络。管理网络、合同协议、签约场景、专家简介等各得 0.5 分,有特色加倍。

4

A2

 

基地与 资源

B4

基地规模

C9.规划布局合理,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高。平面图、基地全景等各得 0.5 分,有特色加倍。

2

★C10.有满足品种试验、科技培训、生产示范、成果推广需要的试验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土地流转协议或年产值报表等得 1 分;核心区面积 30、40、50 亩分别得 1、1.5、2 分,有特色加倍。

6

B5

资源保障

C11.建立电子网络服务平台,通过新媒体发布培养培训对象信息、教学资源信息及新产品、新项目、新技术等致富信息。网页平台、信息发布、课程资源、项目技术各得 0.5 分,有特色加倍。

4

C12.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学历教育衔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学时达标 1 分,有特色加倍。

2

A3

 

队伍与 保障

B6

专技人员

C13.具有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专兼结合的专职技术与管理人员队伍。名册、队伍简介各得 0.5-1 分,有特色加倍。

4

★C14.有稳定的农林职业院校或科研机构作为技术依托单位,专家常年担任基地顾问,指导生产经营、科技推广和教育培训等工作。协议、名册、合作、指导有一项得 0.5 分,有特色加倍。

4

B7

创业人才

C15.吸引帮助愿意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大中专学生、返乡农民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退伍军人等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养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四类人员中有一个典型案例的得 0.5 分,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加倍。

4

★C16.开展“大学生村官”“新型职业农民”“农产品经纪人”“乡村旅游负责人”等人员创业培训。每类有 1 次以上培训活动(通知、签到、报道等材料齐全)的得 0.5 分,被省级以上转载的加倍。

4

C17.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推广“创业培训+电子商务”模式,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参加电子商务就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经纪人。有一个典型案例得 1 分,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加倍。

4

A4

 

培训与 成效

B8

服务功能

★C18.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培养培训,能够面向当地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等培训。基地每年免费培训 300、600、1000 人次以上分别得 1、2、3 分,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加倍。

6

C19.拓展生态保护、休闲农业、文化传承等新型功能,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明显,在当地有一定的代表性、示范性,示范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示范农户年收入递增:1 个、5%;2 个、7%以上;3 个、10%以上分别得 1、2、3 分,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加倍。

6

B9

示范作用

C20.基地每年能够扶持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走产业化、专业化、组织化的发展道路,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和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示范基地每年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100、200、300 名分别得 1、2、3 分,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加倍。

6

★C21.基地得到党委政府、广大农户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农户知晓率、认同感和满意度均达 90、85、80%得 6、4、2 分

6

A5

 

科研与 特色

B10

科技水平

C22.基地项目符合省、市和当地引导扶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能够推广运用先进、成熟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和新设施等,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获得区级、市级、省级认定或表彰奖励的分别得 2、3、4分。

4

C23.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以示范基地为载体,与农林部门、职业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地方农业、科技单位形成协同育人的新途径、新模式。合同协议、培训活动等各得 1 分,有特色加倍。

4

B11

创新发展

C24.加快科技成果引进、吸收、集成和创新,为研发集成新技术,培育新产业项目创造条件。1 个典型案例得 1 分,有特色加倍。

4

★C25.建成农业新技术成果转化示范窗口,成为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样板。受到区级、市级、省级及以上表彰奖励分别得 2、3、4 分

4

(2)实证性检验“三美六进九项”成果辐射策略(图7)。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改薄”的过程也体现出县域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成果转化的过程,从“六进”孵化项目职业体验的广泛传播阶段(决策者),到“三创”职业农民精准培训的示范应用阶段(实践者),再到“三家”主题教育文化渗透的扩大影响阶段(学习者),产生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被认知、被接受;产生需求、尝试体验;自觉应用、广泛推广”三个阶段递进式成果推广最优效益。如,依托“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江苏学习在线”“常州终身学习在线”等,搭建成“乐学金沙——终身学习在线”“微信公众号”和泛雅课堂、信息化农业等数字化学习平台,构筑了“一院(区社区培训学院)、九站(街镇社区教育中心)、多网点(合作社、农场、村民学校等)”的终身学习“基地网”,开发数字化“云课堂”平台和“微课化”资源,丰富交互式学习“资源网”,推行“空中”课堂,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网络学习“全覆盖”。

【案例10】:决策者在成果广泛传播阶段,通过每季度编印“乐学金沙报”并寄送区委书记、区长、分管区长和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和邀请相关领导参与重大活动等举措,由此许多观点和建议被区委、区政府采纳,出台了富有成效的刚领性、政策性、指导性等文件,完善了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现代制度等;利用各级各类项目创建工作,选择部分骨干力量组成创建团队,按一级指标体系分工合作,深度理解评估标准,按照点上先行、抱团尝试、面上实施等推广应用途径,广泛传播“改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这种让“先行者”作为“讲师”的草根式、体验式培训更有利于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成果的广泛应用。

【案例11】:实践者在成果示范应用阶段推进“六进”项目时,鼓励每个乡镇(街道)根据区域特色和自身特长选择一个率先尝试,各街镇之间尽量不重复,然后相互交流成果,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再拓展1-2项实施;推进教育服务“三农”示范基地建设时,重点指导1-2个乡镇建成示范点,然后提供给其他街镇考察学习并借鉴实践。现已建成省级、区级、街镇级26个乡土人才孵化示范基地,其中,4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1个全国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3个江苏省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和农科教结合富民示范基地等。

【案例12】:在学习者成果扩大影响阶段,历经四年的《“2+1工程”进家庭——乐动健身操舞》教育与培训系列活动中,始终按照“课堂上学——家庭中练——社区里赛”的推广方式,从数十名爱心辅导员走进社区培训、组建百人表演团现场展示,到上千名健身爱好者参赛、数十万市民热心分享。用不同方式呈现出“唱家乡歌,跳健身舞,做文明人,圆幸福梦”的社区教育成果,充分展示“爱山爱水爱金坛,会唱会跳会生活”独特的家乡情怀和教育情感,充分体现出“坊间体验基地”传播功能与价值,能更好地培育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人才”。

(三)育人模式创新

将政策引领、项目设计、平台利用、资源研发、机构建设等实践成果进行“专业化思维”和“螺旋渐进式”行动研究,在苏南县域社区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土壤中找到了生长点,为实践层面的改进与变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政、企、校联通创新——构建了乡村人才孵化基地建设的教育服务新体系。“学术型服务”具有管理学和教育哲学两种属性,原创的乡土人才“核心素养”“一公里教育”等模型架构和“政校企联动、产学研融合,家校社协作、农科教结合,城乡间互补、教学做整合”终身教育体系,破除了不同领域协同育人的思想藩篱和制度壁垒,对同步实施“全民终身学习”和“乡村振兴”二大国家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统整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一体化人才管理、一站式共享信息”现代服务网络,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现代制度自觉融入“基地文化”培育全过程,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融入乡村振兴提供了专业性的思想和方法论指导。

2.农、科、教融通创新——构建了适合乡村人才专业化发展的共建共享新平台。筑构的“一院、九站、多网点”资源交互新平台,实现全域城乡网络化学习“全覆盖”,解决了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和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结构化”问题,为乡村人才及其“后继者”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实用、更丰富的“课程资源库”;发挥乡土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三带”作用,推广“三创”工程、“三农”基地、“三家”文化全时空农民培训模式,形成“点上深化,面上拓展;典型引路,项目抱团”孵化效应,推动全域乡村振兴“改薄”的实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研、训、评贯通创新——构建了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效能考评新模式。形成的“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研制量表、规范实施、诊断分析、反馈修正”闭环评估模式,使“孵化基地”的项目、运行、团队、品牌全部基于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效能能否实现共同富裕上,切实发挥了督导评估的成果运用与指标数据的价值引领作用;实施的“寓导于督,以督促导,引导为主”评估策略,强调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改进“一基地一量表”“一加法(实地)一减法(资料)”评估工具和方式,既提供了乡土人才孵化基地建设的质量评价标准,又为乡村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特色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成果运用创新

依托“乡土人才孵化基地”助推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全民终身学习”和“乡村振兴”二大国家战略的同步实施,唤醒了“乡村人才”自我发展意愿,培育了“涉农企业”自身提升能力,是县域社区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成功路径。

1.成效显著:一是形成了“工匠型”乡村人才群。严清华获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徐洪庆获农业农村部最美农技员,蔡冬生获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工作者,杨兆群获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领办人和首批“教授级”乡村振兴技艺师,96人认定为市级以上技艺技能类、技术应用与推广类、经营能手类乡土人才,其中21人获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能手、新秀,并形成了1862名“后继者”人才梯队;二是建成了“金土味”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1800多门网络课程,编印发放7万余册《农机维修与保养》等18种读本或教材,图文式“乐学金沙”特色课程三次印刷传遍省内外,《巨村舞龙》等26项乡土课程获江苏省一、二等奖或全国精品课程奖,75项发明专利带动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前完成教育现代化检测指标,认可度达97%;三是筑成了“示范性”孵化基地网。建成4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2个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所全国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1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3个省级教育服务“三农”示范基地、126个常州市标准化村民学校等,中国十佳美丽乡村一号农场、中国博览会金奖鑫品茶博园等成为“标杆式”孵化基地,累计培训19万余人次,满意度达95%以上,为创建成常州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高品质创建成“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作出突出贡献。

2.影响深远:一是更多建议采纳。提出的“教育服务三农”“乡土人才孵化项目”等战略性要点和政策性建议,被区委、区政府采纳为“20项工程”文件核心内容,并转化成“富民增收”行动决策,受省市教育部门委托起草《江苏省示范性农村社区教育机构建设指标体系》,为荣获江苏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提供智力支撑;二是更广范围引用。拍摄《苗木培育实用技术》等32门微课、1570多条信息被“常州终身教育在线”“国家开放大学”等网络学习平台推送或转载;专著《建昌红香芋安全优质高效种植新技术》等被引用为精准扶贫的新技术、新产品,18篇论文被《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北大核心)等省级以上期刊录用;三是更高层次推广。承办全国性、省级的水产养殖、水稻种植机械化等现场推广培训会,吸引了省内外百余批次上万人次来“基地”考察学习;受邀在重庆、天津、昆明、陕西、广州、浙江等不同地区作《乡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等经验交流或专题讲座达20多场次;国家地理标志红香芋种植、国家级稻麦示范合作社等数十次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网和教育部交流平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并推广。

四、结束语

围绕区域性乡村人才“断崖式”缺失、县域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和农场、合作社经营主体“利益至上”以及“养老院”型社区教育机构等棘手问题开展思辨性和实证性研究,原本就是一种“极限”挑战。六年的实践检验表明,社区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金坛模式”,尽管在多元协同育人方式、精品课程研发应用、考评体系示范引领等方面还存在着深层次问题,但其专业化管理思维、结构化课程内容、多元化督导评估等为苏南县域社区教育高品质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金坛样本”,更主要的是对县(市、区)、乡镇二级政府推进“共同富裕”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报告】 终身学习战略下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19
浏览量:50